綦江“兄弟进士”牌坊 永不消失的人文风景

发布时间: 2016-07-27 14:27:52 浏览次数:

  “兄弟进士”牌坊建在由重庆通往贵州、云南的古道上。后来,綦江铁路工务段在这一带建起了家属区,牌坊被高低错落的民房包围。

  “兄弟进士”牌坊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 牌坊的正门就对着渝、云、贵古道。牌坊有三道门(孔),约12米宽、高约9米。中间是最大的正门,两边侧门稍窄。正门上刻有“兄弟进士”四个大字,旁边的小字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虽然历经风雨,牌坊上现存的书法字迹和雕刻艺术仍然显得十分精美。

  据文史资料记载,这座精美的牌坊是清代官方为嘉勉綦江教育以及伍氏科第业绩而立下的。清道光年间,綦江伍氏绍曾公之子,有辅祥、浚祥、奎祥同胞兄弟3人,在12个年头内相继考取进士。这在当时朝庭上下以及川、黔一带,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曾被赞誉为“古南(邑中)三凤”。

  伍辅祥(公元1810-1883年),字翰屏,经魁举人。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由工部郎中迁陕西道监察御史,奉旨巡视东城,又擢升史科给事中。伍辅祥位列谏院期间,曾屡上奏折,吁请革除四川盐政积弊,归灶化解盐枭;勘划巴、黔疆界,消弭边境械斗纷争,参劾饬赃官污吏,清理庶狱,而卓有成效。并于清匪、防汛、治蝗、赈济事项,造福地方百姓,多有建树。为官京师多年,晚年先后主持泸州及綦江瀛山两地书院。著有《玉屏山堂文稿》、《玉屏诗钞》,文尚清真;书法近似唐代著名书家孙过庭。

  其兄伍浚祥(公元1807-1877年),字琼甫。幼聪颖,年16即中举人;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考取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贵州司员外郎,与弟同日引见,官至御史。著有《怀园诗草》。

  三弟伍奎祥(公元1812-1862年),字七桥。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中举人;27岁时考取进士,即“分发山西,历署阳高、垣曲知县。为政清廉自厉,勤理民事。其秉公持正,惩恶扬善,尤为士民爱戴,颂遍三晋。”

  观牌坊,回味历史,欣赏綦人风彩。有人说,“兄弟进士”牌坊承载着綦江古时文风、学风的典型记忆。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请发送邮件至alad@vip.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长按关注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自由行官网!
当前位置:民俗文化首页 > 旅游资讯 > 民俗文化 > 正文

綦江“兄弟进士”牌坊 永不消失的人文风景

发布时间: 2016-07-27 14:27:52   作者:张学成   来源: 綦江网   浏览次数:
摘要: 日前,清代官方为嘉勉綦江教育以及伍氏科第业绩而立下的“兄弟进士”牌坊将移到距原地近300米的滨河大道,使其成为滨河大道上的一道人文风景。

  “兄弟进士”牌坊建在由重庆通往贵州、云南的古道上。后来,綦江铁路工务段在这一带建起了家属区,牌坊被高低错落的民房包围。

  “兄弟进士”牌坊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 牌坊的正门就对着渝、云、贵古道。牌坊有三道门(孔),约12米宽、高约9米。中间是最大的正门,两边侧门稍窄。正门上刻有“兄弟进士”四个大字,旁边的小字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虽然历经风雨,牌坊上现存的书法字迹和雕刻艺术仍然显得十分精美。

  据文史资料记载,这座精美的牌坊是清代官方为嘉勉綦江教育以及伍氏科第业绩而立下的。清道光年间,綦江伍氏绍曾公之子,有辅祥、浚祥、奎祥同胞兄弟3人,在12个年头内相继考取进士。这在当时朝庭上下以及川、黔一带,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曾被赞誉为“古南(邑中)三凤”。

  伍辅祥(公元1810-1883年),字翰屏,经魁举人。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由工部郎中迁陕西道监察御史,奉旨巡视东城,又擢升史科给事中。伍辅祥位列谏院期间,曾屡上奏折,吁请革除四川盐政积弊,归灶化解盐枭;勘划巴、黔疆界,消弭边境械斗纷争,参劾饬赃官污吏,清理庶狱,而卓有成效。并于清匪、防汛、治蝗、赈济事项,造福地方百姓,多有建树。为官京师多年,晚年先后主持泸州及綦江瀛山两地书院。著有《玉屏山堂文稿》、《玉屏诗钞》,文尚清真;书法近似唐代著名书家孙过庭。

  其兄伍浚祥(公元1807-1877年),字琼甫。幼聪颖,年16即中举人;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考取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贵州司员外郎,与弟同日引见,官至御史。著有《怀园诗草》。

  三弟伍奎祥(公元1812-1862年),字七桥。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中举人;27岁时考取进士,即“分发山西,历署阳高、垣曲知县。为政清廉自厉,勤理民事。其秉公持正,惩恶扬善,尤为士民爱戴,颂遍三晋。”

  观牌坊,回味历史,欣赏綦人风彩。有人说,“兄弟进士”牌坊承载着綦江古时文风、学风的典型记忆。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alad@vip.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网站备案:渝ICP备16000926号-1  联系电话:023-67647003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4627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15-2024 重庆恋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