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日渐走上国际舞台

发布时间: 2016-07-16 14:16:29 浏览次数:

  来自中国的大学生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合影

  游客在红色旅游景点穿着红军装体验

  今年是建党95周年,又逢长征胜利80周年,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力较大的旅游活动。

  历经10年发展,红色旅游在日益丰富的教育、富民等功能之外,也在“旅游外交”中发挥着新作用。

  日前,外交部部长王毅在“陕西全球推介活动”上,向到场的外国使节表示:“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请大家看看延安的宝塔和窑洞;如果大家要了解中国今后向哪里去,我建议大家也要到陕西去,去亲眼目睹古丝绸之路起点,正在发生的激动人心的崭新变化。”红色旅游已成为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增进国际友谊的一个重要途径。

  走出国门的合作

  7月4日,在莫斯科近郊的五一村,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开馆。这栋占地超过3000平方米的黄白相间的三层小楼,房间内的家具按照“六大”代表们的回忆录重新布置,再现了当年中共代表开会、生活时的情景。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中华透露,开幕式结束的当天,就有100名左右的中国游客前往参观。中共六大会址展览馆的开馆,对于促进中俄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效果。

  自2004年起步以来,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便引起了外媒关注。红色旅游发展十年之际,英国《金融时报》曾发表题为《中国兴起“红色旅游”热》的报道。

  而红色旅游的真正国际化则始于2015年。

  2015年6月,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举办,湖南湘潭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随后,湖南省旅游局组织有关市州、旅游企业代表赴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等地进行了红色旅游交流宣传促销活动。

  俄罗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吸引中国游客的想法更早前已产生。据了解,俄罗斯“红色线路”的设想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在大约4年前提出,期望借此发掘这座城市与苏联时代有关的价值。俄罗斯最初设计的线路是乌里扬诺夫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后来又加上了萨马拉、叶卡捷琳堡和彼尔姆。“红色线路”相关产品在2014年成形,并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哈尔滨中国—俄罗斯博览会、莫斯科国际旅游展上作了推介。第二年即有游客踏上了这条线路。

  据俄罗斯旅游署统计,2016年中国游客赴俄数量增长60%,其中红色旅游是中国游客最喜欢的线路之一。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署长奥列格·萨福诺夫则表示,红色旅游项目现在是俄中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

  成吸引中国游客新卖点

  除了俄罗斯,多国旅游市场也正在为服务中国游客而推出红色旅游产品。

  近年来,与中国相邻的越南,除了开放河内的巴亭广场、胡志明墓地及博物馆外,还通过印制中文介绍说明材料、在交通主干道旁新建革命性纪念碑或雕像、免收门票等方式招徕中国游客;法国除了向中国推介巴黎公社墙等景区景点外,还积极打造和推介邓小平等数百位中国学生在当地学习的小城蒙塔日项目;德国则除集中推介马克思故乡、恩格斯故乡等产品外,还积极寻访周恩来在柏林住过的地方,打造专项旅游产品。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也曾提出与芬兰、瑞典共同开发面向中国游客的“红色旅游路线”。

  目前,除了中俄、中越间有专门的红色旅游线路之外,在其他海外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还属于小众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指出,近年来,中国游客到访上述共产国际遗址或是名人故居,多是在旅途中顺道拜访。相较于国内,境外的红色旅游目前更多的仍是观光体验为主,性质上更接近于“怀旧旅游”。

  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

  睡土炕、吃小米粥、学打枪、穿着红军装在窑洞外与友人合影,这是游客在红色旅游景点可以亲身体验到的项目。这样的体验,不仅能加深对景点的认识,更能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红色旅游时的“标配”。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这样的体验显得更加神秘、更有吸引力。2015年11月,记者在陕西延安采访时,在一个窑洞前遇到一对来自法国的夫妻,他们几乎不会说中文,仅能通过肢体语言与一位出租红军服的大婶交流。他们坐下摇起摆放在地上的老式织布机,给店里摆放的土特产拍照,最后认真地穿起红军服拍照留念。

  当地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金发碧眼的面孔在延安越来越多。与以往不同,这些外国旅游者来到陕西,不再仅是奔着兵马俑、古城墙而去,对于深藏着一段中国发展历史的延安燃起同样的兴趣。

  全国红办副主任王树茂介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结果,2015年6月首次发布。此次调查对象是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6个发达国家的民众,即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民众。从调查对象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程度来看,中国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知,但中国文化的被认知程度整体较低。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和形式来看,外国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整体较高,其中通过旅游感受中国文化的意愿居于首位;通过旅游体验传播中国文化是最有效的文化体验方式之一。

  “红色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依然闪耀思想的光辉、充满智慧的力量。”王树茂指出,在向海外游客推介红色旅游时,应当清楚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要善于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再编码”,用让国际社会听得懂、记得住、不反感、传得开的话语方式,讲清楚红色旅游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品牌”。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请发送邮件至alad@vip.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长按关注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自由行官网!
当前位置:旅游快讯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快讯 > 正文

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日渐走上国际舞台

发布时间: 2016-07-16 14:16:29   作者:尹 婕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
摘要: 近年来红色旅游蓬勃发展,2015年更是开始真正国际化,多国旅游市场也正在为服务中国游客而推出红色旅游产品。

  来自中国的大学生游客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合影

  游客在红色旅游景点穿着红军装体验

  今年是建党95周年,又逢长征胜利80周年,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力较大的旅游活动。

  历经10年发展,红色旅游在日益丰富的教育、富民等功能之外,也在“旅游外交”中发挥着新作用。

  日前,外交部部长王毅在“陕西全球推介活动”上,向到场的外国使节表示:“如果大家想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请大家看看延安的宝塔和窑洞;如果大家要了解中国今后向哪里去,我建议大家也要到陕西去,去亲眼目睹古丝绸之路起点,正在发生的激动人心的崭新变化。”红色旅游已成为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增进国际友谊的一个重要途径。

  走出国门的合作

  7月4日,在莫斯科近郊的五一村,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开馆。这栋占地超过3000平方米的黄白相间的三层小楼,房间内的家具按照“六大”代表们的回忆录重新布置,再现了当年中共代表开会、生活时的情景。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中华透露,开幕式结束的当天,就有100名左右的中国游客前往参观。中共六大会址展览馆的开馆,对于促进中俄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效果。

  自2004年起步以来,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便引起了外媒关注。红色旅游发展十年之际,英国《金融时报》曾发表题为《中国兴起“红色旅游”热》的报道。

  而红色旅游的真正国际化则始于2015年。

  2015年6月,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举办,湖南湘潭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随后,湖南省旅游局组织有关市州、旅游企业代表赴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等地进行了红色旅游交流宣传促销活动。

  俄罗斯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吸引中国游客的想法更早前已产生。据了解,俄罗斯“红色线路”的设想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在大约4年前提出,期望借此发掘这座城市与苏联时代有关的价值。俄罗斯最初设计的线路是乌里扬诺夫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后来又加上了萨马拉、叶卡捷琳堡和彼尔姆。“红色线路”相关产品在2014年成形,并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哈尔滨中国—俄罗斯博览会、莫斯科国际旅游展上作了推介。第二年即有游客踏上了这条线路。

  据俄罗斯旅游署统计,2016年中国游客赴俄数量增长60%,其中红色旅游是中国游客最喜欢的线路之一。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署长奥列格·萨福诺夫则表示,红色旅游项目现在是俄中合作的优先方向之一。

  成吸引中国游客新卖点

  除了俄罗斯,多国旅游市场也正在为服务中国游客而推出红色旅游产品。

  近年来,与中国相邻的越南,除了开放河内的巴亭广场、胡志明墓地及博物馆外,还通过印制中文介绍说明材料、在交通主干道旁新建革命性纪念碑或雕像、免收门票等方式招徕中国游客;法国除了向中国推介巴黎公社墙等景区景点外,还积极打造和推介邓小平等数百位中国学生在当地学习的小城蒙塔日项目;德国则除集中推介马克思故乡、恩格斯故乡等产品外,还积极寻访周恩来在柏林住过的地方,打造专项旅游产品。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也曾提出与芬兰、瑞典共同开发面向中国游客的“红色旅游路线”。

  目前,除了中俄、中越间有专门的红色旅游线路之外,在其他海外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还属于小众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指出,近年来,中国游客到访上述共产国际遗址或是名人故居,多是在旅途中顺道拜访。相较于国内,境外的红色旅游目前更多的仍是观光体验为主,性质上更接近于“怀旧旅游”。

  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

  睡土炕、吃小米粥、学打枪、穿着红军装在窑洞外与友人合影,这是游客在红色旅游景点可以亲身体验到的项目。这样的体验,不仅能加深对景点的认识,更能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红色旅游时的“标配”。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这样的体验显得更加神秘、更有吸引力。2015年11月,记者在陕西延安采访时,在一个窑洞前遇到一对来自法国的夫妻,他们几乎不会说中文,仅能通过肢体语言与一位出租红军服的大婶交流。他们坐下摇起摆放在地上的老式织布机,给店里摆放的土特产拍照,最后认真地穿起红军服拍照留念。

  当地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金发碧眼的面孔在延安越来越多。与以往不同,这些外国旅游者来到陕西,不再仅是奔着兵马俑、古城墙而去,对于深藏着一段中国发展历史的延安燃起同样的兴趣。

  全国红办副主任王树茂介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的调查结果,2015年6月首次发布。此次调查对象是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6个发达国家的民众,即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民众。从调查对象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程度来看,中国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知,但中国文化的被认知程度整体较低。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和形式来看,外国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整体较高,其中通过旅游感受中国文化的意愿居于首位;通过旅游体验传播中国文化是最有效的文化体验方式之一。

  “红色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依然闪耀思想的光辉、充满智慧的力量。”王树茂指出,在向海外游客推介红色旅游时,应当清楚认识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要善于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再编码”,用让国际社会听得懂、记得住、不反感、传得开的话语方式,讲清楚红色旅游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品牌”。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alad@vip.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网站备案:渝ICP备16000926号-1  联系电话:023-67647003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4627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15-2024 重庆恋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