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官府将打造成博物馆或陈列馆

发布时间: 2016-09-17 21:45:09 浏览次数:

  

天官府郭沫若办公地效果图

  正在修复中的天官府8 号大门

  渝中区通远门内,有一条斜坡上的老街巷——天官府,它得名于明朝初年。行走在街巷中,一道水泥拉花建成的砖石大门颇具西方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里就是天官府8号,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在地,时任厅长郭沫若。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渝中区文管所获悉,这栋两楼一底的中西结合砖木结构建筑年内将修复完成,打造成博物馆或陈列馆对外开放。

  3层小楼历史鲜为人知

  昨日,记者来到天官府8号。

  大门侧边,一块由重庆市政府所立牌子上介绍着这栋小楼的过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大门内正在施工。

  记者看到,两楼一底的主楼和配楼已盖上崭新小青瓦,屋内木工师傅正在对木制围栏进行更新。现场工人告诉记者,目前建筑主体已经完成,计划年内整体修复完工。这意味着,不久之后这栋历史性建筑将以全新面貌与市民见面。

  附近老住户张阿姨告诉记者,维修前这里租住了很多民工,院内居住环境比较差。

  记者了解到,郭沫若当时的住所在天官府4号,距离这里不远,已因火灾拆除,现在已经变成居民楼。

  茅盾老舍是这里常客

  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栋中西合璧的小楼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名“天庐”。1938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迁入重庆,落脚于此。在厅长郭沫若领导下,这里承担了抗战文化界的重任,文化名流经常在此聚会。

  “1938年起,老舍、梁实秋、张恨水、茅盾、巴金、冰心、夏衍、曹禺、田汉等相继抵达重庆。”该负责人介绍,茅盾、老舍等当时是这里的常客。

  在渝期间,郭沫若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天国春秋》等6部历史话剧,天官府8号见证了这段历史。

  文化界“进言”在此诞生

  当时,小楼还有另外一个头衔——成立于1940年11月1日的文化工作委员会。

  1945年2月22日,文化界知名人士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陶行知、沈均儒、胡绳、侯外庐,柳亚子、马寅初、傅抱石、顾颉刚等312人联名发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要求召开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国是会议,制定战时政治纲领,组建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等6项主张及6条具体意见。

  “这份由312人联署的《进言》,最先发表于1945年2月22日重庆《新华日报》。”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进言》与国民党针锋相对,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界极大震动,蒋介石对此恼羞成怒,于1945年4月1日解散了文化工作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请发送邮件至alad@vip.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长按关注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自由行官网!
当前位置:重庆热点首页 > 旅游资讯 > 重庆热点 > 正文

重庆天官府将打造成博物馆或陈列馆

发布时间: 2016-09-17 21:45:09   作者:何浩   来源: 重庆晚报   浏览次数:
摘要: 渝中区通远门内,有一条斜坡上的老街巷天官府曾是郭沫若办公地,据悉这里年内将修复完成,意欲打造成博物馆或陈列馆对外开放。

  

天官府郭沫若办公地效果图

  正在修复中的天官府8 号大门

  渝中区通远门内,有一条斜坡上的老街巷——天官府,它得名于明朝初年。行走在街巷中,一道水泥拉花建成的砖石大门颇具西方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里就是天官府8号,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在地,时任厅长郭沫若。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渝中区文管所获悉,这栋两楼一底的中西结合砖木结构建筑年内将修复完成,打造成博物馆或陈列馆对外开放。

  3层小楼历史鲜为人知

  昨日,记者来到天官府8号。

  大门侧边,一块由重庆市政府所立牌子上介绍着这栋小楼的过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大门内正在施工。

  记者看到,两楼一底的主楼和配楼已盖上崭新小青瓦,屋内木工师傅正在对木制围栏进行更新。现场工人告诉记者,目前建筑主体已经完成,计划年内整体修复完工。这意味着,不久之后这栋历史性建筑将以全新面貌与市民见面。

  附近老住户张阿姨告诉记者,维修前这里租住了很多民工,院内居住环境比较差。

  记者了解到,郭沫若当时的住所在天官府4号,距离这里不远,已因火灾拆除,现在已经变成居民楼。

  茅盾老舍是这里常客

  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栋中西合璧的小楼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原名“天庐”。1938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迁入重庆,落脚于此。在厅长郭沫若领导下,这里承担了抗战文化界的重任,文化名流经常在此聚会。

  “1938年起,老舍、梁实秋、张恨水、茅盾、巴金、冰心、夏衍、曹禺、田汉等相继抵达重庆。”该负责人介绍,茅盾、老舍等当时是这里的常客。

  在渝期间,郭沫若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天国春秋》等6部历史话剧,天官府8号见证了这段历史。

  文化界“进言”在此诞生

  当时,小楼还有另外一个头衔——成立于1940年11月1日的文化工作委员会。

  1945年2月22日,文化界知名人士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陶行知、沈均儒、胡绳、侯外庐,柳亚子、马寅初、傅抱石、顾颉刚等312人联名发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要求召开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国是会议,制定战时政治纲领,组建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等6项主张及6条具体意见。

  “这份由312人联署的《进言》,最先发表于1945年2月22日重庆《新华日报》。”渝中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进言》与国民党针锋相对,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界极大震动,蒋介石对此恼羞成怒,于1945年4月1日解散了文化工作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发送邮件至alad@vip.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网站备案:渝ICP备16000926号-1  联系电话:023-67647003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4627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15-2024 重庆恋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