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南岸自由行指南

发布时间: 2016-08-15 21:02:11 浏览次数:

  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南岸的过去。人们熟悉的南岸是由南滨路、步行街、万达广场或是协信星光组成的现代都市,这是当下的南岸。那繁华背后的老南岸又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近期,岸君将带领大家走进这些光阴背后的老地方。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探访属于它们过去的荣光。

   1、海狮路

  南坪响水路站乘373路公交车,在字水霄灯站下车,马路旁即慈云寺,由慈云寺往回走,至慈云路旁山坡上行,为海狮路片区。

  海狮路位于南岸慈云寺旁山侧,与黄家巷、海狮支路、玄坛庙区域,组成慈云寺老街片区。据统计从1899年起英、美、德、法、意、日就有38艘军舰停泊在玄坛庙和狮子山,重庆海关也设在这个区域,该区域见证了重庆的开埠文化,目前还尚存一部分当时的建筑。

  ▲字水题刻,慈云寺前方广场侧。

  “字水”题刻由重庆府书院(后为川东师范学堂)校长徐琴舫于光绪十年(1884年)书写,工匠崔兴发雕刻。因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水流回旋形似巴字,龙门浩石梁激流形似水字,在慈云寺登高远望,“巴”、“水”更为明显,故有“字水”之称。“字水宵灯”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06年)巴县知县王尔鉴将其列为巴渝十二景始,即被视为山城一绝。

  ▲慈云寺,海狮路1号。

  慈云寺始建于唐,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原名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慈云和尚)募资重修扩建,当时重庆军政界要人刘湘、潘文华、潘昌酞等亦出力资助,建成后更名为“慈云寺”。

  慈云寺坐东向西,背倚涂山,面临长江,依山而建,山顶视野极好。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一直延伸到江滩,后修南滨路,江滩部分被占。山门原俯卧石雕青狮一座,相传为宋代之遗物,“文革”时被毁,1982年重新修复。与重庆城白象街的石象隔江相望,故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现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玉佛一尊,系1931年从缅甸迎来,高1.87米,重1500公斤,为国内现存四大玉佛之一。殿门上挂着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参军长吕超、四川督军刘湘献赠的3块金字匾额。山腰上栽有菩提树一株,系1937年从印度迎来。

  慈云寺重修扩建后,为了广纳四方弟子,云岩法师把慈云寺改为僧尼合院寺庙,打破了历来僧尼不同院的习俗,是当时全国唯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重庆城内有名的“八省会馆”在寺内设有一善堂,举办施钱、施粥、义学等慈善救济事业。抗战时期,北碚汉藏教理院附设的大雄中学迁慈云寺办学,时有学生约200人。重庆市政当局为灾民提供救助而设立的“贩济委员会”南岸分处曾设在慈云寺内。重庆大轰炸期间,慈云寺于1940年3月18日组织成立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参加救护队的僧侣有70人,救护队活动区域包括南岸、江北、市中区三地。僧侣救护队冒着危险救护在日机轰炸中受伤受难的群众,得到重庆各界的好评和嘉奖。抗战时期,禅宗高僧虚云法师在慈云寺主持“护国息灾法会”7天,祈祷抗战胜利、世界和平,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政要戴传贤、居正等均来此参拜。1943年,在慈云寺内建立了私立慈济中医院,时有病床20张,1946年停办。

  ▲安达森洋行旧址,海狮路2号。

  系瑞典商人安达森创建,主要经营土特产进出口贸易。洋行前临长江,依山随坡而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有仓库6栋,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抗战爆发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万箱文物南迁。1938年5月22日,数千箱故宫文物历经5个多月迁徒,由汉口秘密进入重庆、然后再分散运往各地。留在重庆的故宫文物分别存放于打铜街川康银行,南岸狮子山安达森洋行,南岸王家沱法国吉利洋行(位于弹子石复兴街,后为重庆羽毛制品厂,己拆除)。安达森洋行仓库面积大、空间高,用了4个大仓库共存放了文物约4000箱。抗战胜利后,分散于四川峨眉、乐山,贵州安顺等地的故宫国宝先后集中到重庆,1947年全数运回南京。

  ▲海关税务司界碑,海狮路36号旁,现已被挖走。

  ▲天心桥。

  天心桥临近卜内门洋行,建于民国初,为两孔石板平桥,桥边立有一碑,上书“天心桥”。天心桥周边形成的街巷亦称天新桥。

  2. 海狮支路

  沿海狮路上行,至山坡顶端,进居民院子内,沿山顶至山下整个片区为海狮支路。

  海狮支路位于狮子山, 1926年,英国人控制的海关税务司设于狮子山下,海关验关围船和办公住宿房屋也建在这一区域。为方便人员上下山和货物的运输,专门修建了从海关到狮子山的便道,取名海狮支路。海狮支路与黄家巷相连,距慈云寺不远,狭窄的街巷顺坡弯曲延伸,向下可到玄坛庙码头。

  ▲海狮支路公馆71号建筑,待考。

  ▲狮子山海关遗址,海狮支路70号。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该条约规定,“可由英国派员驻寓察看川省英商事宜”,英国由此取得了进入西南的法律依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明确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英国又获得在重庆通商贸易的特权。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推选时任宜昌海关税务司的好博逊(H.E.Hobson)负责重庆海关筹建工作。好博逊于同治元年(1862年)进入中国海关供职,一直担任长江沿线海关要职,对中国西部市场开发多有建树,除受到英国政府和赫德的赏识外,清政府对之也厚爱有加。同治八年(1869年),朝廷授予他五品官街。光绪十五年(1889年),好博逊官至二品。

  好博逊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四日抵达重庆,立即与海关监督张华奎商议选定勘测关址事宜。因之前重庆发生两次教案,重庆民众与教会纠纷不断,影响到海关关址的选择。经多次选址交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一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顺城街糖帮公所“租寓开关”,此为重庆正式开埠之日。重庆海关初设时规模不大,分设内关和外关两地办公。内关设在朝天门顺城街,后改在太平门邮政局巷,辛亥革命后迁大梁子(现新华路)。外关在弹子石王家沱设卡子房,在玄坛庙狮子山设立囤船验关站,另在唐家沱设分卡,检查上下过往船货。重庆海关成立后,当年进口洋货137万海关两,同年到重庆的外商挂旗船达1879艘。

  重庆海关颁布了《重庆新关试办章程》,将南岸上起黄葛渡,下至窍角沱划入海关管理范围。同时规定:“凡洋商雇佣华船及自备之船起卸货物界限,现暂定朝天门对岸狮子山上自太平渡起,下至弹子石。”1915年5月,重庆海关设立理船厅,管理港口及领江事务,这是重庆开埠后建立的第一个港务管理机构。1920年12月31日,重庆海关公布《重庆关理船章程》,对重庆港区、船舶停泊界线、港区水道保护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重庆港开埠后第一个港务管理法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从1928年起,重庆海关开始撤换海关洋员,逐步收回海关的管理权。1931年,由仁记东华营造厂在南岸狮子山修建了新海关办公楼和宿舍。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上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其他英美籍职员被解雇,日本政府委派日本人岸本广吉担任沦陷区海关总税务司。1941年12月26日,国民政府在南岸狮子山重新设立海关总税务司。抗战胜利后,海关总税务司于1946年1月迁回上海。1948年8月,海关总税务司认为重庆海关“税收短细,缉务清简”,将重庆海关规格降低,改为汉口海关的分关。1949年1月,重庆海关停办轮船航运和进出口货物手续,海关业务基本停止。

  1949年6月之后,随着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开始再次迁渝。大批机关和人员的到来,使重庆出现短暂的繁荣。1949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批准重庆分关改为重庆海关。仅1个月后的1949年12月3日,重庆海关被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部接管委员会接管。1950年1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重庆海关,长江上游关务交北京海关总署办理。重庆海关自1891年成立到1949年底结束,前后时间达58年。

  ▲强华轮船公司旧址,海狮支路61、67号。

  ▲黄锡滋别墅,海狮支路13号。

  此楼系重庆富商黄锡滋为其姨太太所建,砖木结构,一楼一底,顶上有阁楼,外有一院坝。建筑平面布局独特,3个连体式房屋相互之间呈45度角。屋顶过去是小青瓦,后来改为机制瓦,整体风格还保留着原有面貌。

  3. 黄家巷

  出海狮支路13号,右行出口即黄家巷。

  原名磨刀岭,因重庆富商黄锡滋曾居住于此,以其姓氏得名黄家巷。黄家巷周边的公馆大部分都属黄家所有,黄家巷江边的玄坛庙码头设有重庆强华轮船公司和民生公司的专用码头。抗战时期,中央电影摄影场于1937年12月从武汉迁至玄坛庙黄家巷租房建立新厂,一些著名演员曾寓居黄家巷。

  ▲聚福洋行轮船公司,黄家巷1号(原重庆茶厂内)。

  ▲黄家巷防空洞,黄家巷6号后。

  ▲黄家巷公馆6号1栋建筑。

  ▲白杨旧居,黄家巷6号2栋建筑。

  白杨,中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在上海参加影人剧团,辗转武汉等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7年10月,上海影人剧团抵达重庆,白杨随团赴渝。白杨到重庆后,时值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于1937年12月从武汉迁至重庆南岸玄坛庙,白杨和沈西荃、赵丹、魏鹤龄、顾而己等一批电影工作者进人中电制影厂。白杨在中电制影厂摄制的《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中担当了主要角色。因为战时电影胶片缺乏,白杨在重庆的艺术活动主要在戏剧舞台,她主演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和轰动效果的话剧,如《屈原》、《雷雨》、《日出》、《法西斯细菌》、《天国春秋》、《复活》、《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她扮演的各种不同类型角色受到大后方人民喜爱,被誉为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

  ▲中央电影摄影场,黄家巷6号、黄家巷8号、八角支路11号等。

  位于南岸玄坛庙,抗战时期,重庆拥有两家电影制片厂:一家是1938年底从武汉迁渝、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的中央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厂址在渝中区观音岩纯阳洞(即抗建堂),时有史东山、司徒慧敏、夏衍、蔡楚生、郑君里、宋之的、陈白尘、舒绣文、张瑞芳、黎莉莉、陶金、秦怡、章曼苹等一批优秀导演和演员;另一家是1937年底从武汉迁渝、由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领导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厂址在南岸玄坛庙黄家巷,时有孙渝、赵丹、白杨、王人美、魏鹤龄、胡蝶、吴茵、顾而已、金焰、高占非、沈西荃、徐苏灵、潘孑农、黄宗江等著名导演和演员。

  中央电影摄影场1933年9月在南京开始筹建,于次年8月成立,由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直接领导。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事爆发后由南京迁芜湖。1937年12月从芜湖迁重庆。时由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电影事业管理处处长的罗学滚(罗刚)担任厂长。“中电”迁到重庆时,先以上清寺“范庄”(范绍增公馆)作临时摄影棚,随即租用重庆富商黄锡滋在南岸玄

  坛庙黑朝门(现黄家巷重庆茶厂位置)的别墅,作为电影厂办公和摄制场地。“中电”鼎盛时期有职工140多名,其中编导5人,演员20余人。1938年2月“中电”开始生产,先后拍摄了23部反映杭战的新闻片和《孤城喋血》、《中华儿女》、《长空万里》3部故事片。抗战胜利后,“中电”于1945年10月迁离重庆。之后在上海建立中电制影一厂、二厂,在北平建立中电制影三厂,在长春建立电影制片厂,均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管辖。1947年4月改组为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51年4月,重庆市财经委在中央电影摄影场旧址上兴建重庆茶厂,占地52亩。该厂建成后隶属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西南茶叶公司,时为西南最大的茶叶加工国营企业,也是全国加工精制茶叶出口基地之一。“峨嵋”牌重庆沱茶享誉国内外,曾于1983年8月在意大利罗马获“第22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为中国制茶工业取得第一块世界金牌。

  ▲黄锡滋公馆,黄家巷42号。

  黄锡滋(1883-1940 ),祖籍湖北黄陂县,重庆著名富商。黄家六世始祖移民四川后世居重庆。1911年,黄锡滋集股本3.6万两银子开办了天锡生商号。商号成功后,即扩充业务,以天锡生为母号,陆续开设了天锡永、天锡公、天锡福、天厚祥、福兴玉等商号,经营布匹、棉纱、油盐、山货等。天锡生、福兴玉以运销川盐为主,在当时重庆“四大盐商”中,黄锡滋占了两家。1915年,黄锡滋介人金融行业,投资杨文光开办的聚兴诚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生丝外销增加,黄锡滋又买进了天福丝厂,设立天福丝号。黄锡滋的“天”字号货物主要依靠长江水运。为了实现自购、自运、自销,1920年黄锡滋创办了福记航运部,购买旧轮“嘉定号”,行驶川江上游的叙永、沪州一线。后来又打造了“福源”、“福来”、“福同”三艘轮船,航行川江下游,获利颇丰。为了保证轮船燃料自给,1921年黄锡滋投资开办了三才生煤矿。1924年起黄锡滋又先后开办了复兴钱庄、裕泰钱庄,投资三元祥钱庄,其经营范围遍及工矿、航运、金融和商业。1929年,黄锡滋用福记航运部与法商永兴洋行合作成立中法合资聚福洋行,以每年送法方3万两银子的条件,换取在轮船上挂法国旗的权利,获得法方庇护,为航运提供各种方便。

  黄锡滋经营商业、航运近30年,拥有企业10多家,资金积累到四五百万两银元,成为重庆富甲一方的大资本家。1938年9月,黄锡滋捐赠棉背心2万件,送第九战区前方将士,获得国民政府银质奖章和“见义勇为”匾额。1940年5月8日,黄锡滋在重庆因病去世,终年57岁。

  ▲黄家巷公馆43-45号建筑。

  位于黄家巷主街梯道旁,过去为某银行家宅第。

  ▲美丰银行高管住房旧址,黄家巷49号。

  位于黄家巷49号,原为美丰银行高管别墅,建于民国时期,解放后曾作商业职校。

  ▲黄家巷63-65号建筑。

  仁济医院加拿大英美会为医院高级员工别墅。

  ▲八角巷。

  原名八角坟,因民国初有人建八角形坟墓于此而得名,解放后改名为八角巷。八角巷与黄家巷、八角支路相连,过去很多公司、洋行的办公楼、住宅楼和仓库建在八角巷。

  4. 玄坛庙正街

  黄家巷旁,现阳光100片区,已全部拆迁。

  相传赵公元帅曾骑黑虎下山驻留此地,明代中期,在此处建玄坛庙以祭之,因此得名。玄坛庙正街由原玄坛庙、虎乳街、新民河街(老地名施家河街)合并后统称,是玄坛庙地区一条主要的街道。清末在玄坛庙狮子山设有重庆海关验关囤船,江边停泊有外国兵舰,故过去也称玄坛庙码头为“洋码头”。

  玄坛庙街道南连龙门浩,西临长江,北邻弹子石,东面是原涂山公社,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辖区街巷地名有:玄坛庙、玄坛庙正街、玄正街一巷、玄正街二巷、玄正街三巷、仁济路、海狮路、海狮支路、石溪路正街、上石溪路、中石溪路、下石溪路、石溪路新村、中学街、野猫溪正街、野猫溪一巷、野猫溪二巷、新院巷、新院村、航运村、八角巷、黄家巷、红星坡、友于里、天心桥、新生院、冻绿房。现多在拆迁中消失。

  ▲重庆工商联合会旧址,玄坛庙正街2号。

  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作为海员俱乐部使用。抗战期间为重庆工商联合会驻地,抗战胜利后,房屋卖给当时的力帮行会会长李世超(袍哥李大爷)。后产权归民生公司,现产权属于长江轮船公司。

  ▲英国海员住房旧址,位于玄坛庙正街52号。

  原为民国时期英国海员住房。解放后,此房曾由长江轮船公司船长莫家瑞居住。莫家瑞出身于船员世家,13岁上船,16岁当水手,25岁成为长航高级船员,历任“长航华源轮”、“人民一号轮”、“江峡轮”船长。在江峡轮上,他曾三次为毛主席、周恩来视察长江驾驶轮船。

  ▲重庆强华公司旧址,位于玄坛庙正街151号。

  强华公司前身是主要经营川江航运的“中法合资聚福洋行”。1927年,黄锡滋通过海关帮办童继达与法商永兴洋行(改为吉利洋行)协商,在法方不出股本金、中方每年支付法商3万两银子的条件下,将自己的“福记航运部”改为“中法合资聚福洋行”。同年11月,中法合资聚福洋行正式成立,轮船改挂法国旗。在当时“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的状况下,新成立的聚福洋行果然避免了许多苛捐杂税和军阀的勒索敲作,发展颇为顺利,给中方和外方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1941年前后,聚福洋行经营出现困难。为了摆脱法方羁绊,在国民政府粮食部部长徐堪的支持下,由中方补偿给吉利洋行两万美金,结束与法商的关系。1942年7月1日,重庆强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强华公司)在原聚福洋行基础上正式成立,主要业务仍以轮船航运为主。1952年,强华公司向人民政府申报公私合营,获得批准后与合众轮船公司实现合营。之后又与华中轮船公司合并组成公私合营川江轮船公司,1956年并入长江航运局。

  5. 仁济路

  爬至黄家巷顶端,出口现楼盘开发区域。

  ▲仁济医院旧址,仁济路24号,现拆毁。

  1892年,美国美以美会派遣马嘉礼到重庆,在城内临江门开办第一所西医院“宽仁医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英籍传教士、医生樊立德在重庆城内木牌坊(现民族路94号)创办第二家西医院“私立重庆仁济医院”。1934年,又在南岸玄坛庙叶家山(现仁济路)建成新医院,即现在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1910年因医院出现经费困难,转由加拿大英美会接办,樊立德继续留任做院长。1918年樊立德归国,加拿大英美会派沈德才医生接任仁济医院院长,派遣白克医生来医院建立五官科。1920年,为加强仁济医院护理工作,派遣安德生教上为医院护士主任。1925年和1941年又先后派赫锐士、彭纯修教士为医院副护士主任,协助安德生教士管理医院护理工作。

  1925年,安德生、赫锐士教士创办了重庆私立仁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隶属于仁济医院,在中华护士会登记注册。1929年正式成立重庆市私立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制4年,校址设于重庆市民族路94号,1937年呈请中国政府立案,此为重庆市创办最早的一所高级护士学校。

  1938年秋,汉口协和医院附属博医技术专科学校在校长华理达(英国人)带领下内迁重庆,借用仁济医院医生大楼和化验室开展教学和医疗活动。1939年,国民政府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将重庆第五重伤医院设于仁济医院。抗战期间,仁济医院收治了大批伤病员,大力开展救护工作,得到加拿大教会、政府当局、各社会团体和公益人士的竭力相助,代表了当时重庆的最高医疗水准。

  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回迁南京,仁济医院业务和教学逐步萎缩。1951年,仁济医院和私立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由重庆市军管会接管。之后,城内的医院改为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南岸玄坛庙院本部于1953年改为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1996年10月,五院恢复“重庆仁济医院”名称。

  ▲仁济医院别墅旧址,仁济路12号,现拆毁。

  仁济医院医务及高级管理人员住宅。

  6. 下石溪路

  出仁济路,沿聚丰小区旁小巷下行,即友于里,继续下行至石溪路正街。

  ▲友于里11号。

  1923年,清末官吏曾友于在此建房,因而得名友于里。友于里11号楼房建于民国时期,曾作为中国银行员工宿舍使用。

  ▲夏家院子,玄坛庙新院村53号,现拆毁。

  新院村,原名夏家院子,因有夏姓大户人家在此建有大院而得名。夏家是南岸有名的豪门望族,重庆著名的黄山过去也是夏家的家产,后经友人撮合卖给了富商黄德宣。夏家大院最早的主人是管理盐务的道台,因夏家大院朝门八字开,两扇厚重黑漆双开大门象征着夏家的地位与显赫,故此地名亦称“黑朝门”。后因建造新房改称新房子,1981年改为新院村。

  夏家大院依坡而建,两进院落,分上天井与下天井。房屋雕梁画栋,屋顶灰塑脊饰精美,屋脊两端飞檐翘角,建筑制式宏阔。大院前建有一座供插旗用的亭台,旗杆悬挂黄色龙旗。悬挂黄龙旗是皇上授予的一种显示地位和尊严的特殊待遇,据说在巴县地域仅有夏家。

  抗战爆发后,中央电影摄制场搬迁到黄家巷黑朝门黄锡滋别墅。黄锡滋与夏家有姻亲关系,别墅与夏家大院毗邻,“中电”经常利用夏家大院作为拍摄场地,夏家还腾出房屋作为“中电”的办公场所。著名编导和演员史东山、汪洋、陶金、白杨、张瑞芳、赵丹是夏家的常客。

  ▲石溪路正街,现已拆毁。

  石溪路位于玄坛庙和弹子石之间的山梁上,与江岸线大致呈垂直状延伸,西面是野横街、野正街。石溪路正街原名“断石梁”。抗战时期由野猫溪修石板路至此,更名石溪路,形成街区后,改为石溪路正街。

  ▲千佛寺,石溪路正街路口。

  南岸唯一的尼姑庵,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寺名先后更改两次,初名“大乘寺”,清咸丰年间更名“兴隆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千佛寺,因大雄宝殿两侧供有高约8寸佛像1000尊,故名“千佛寺”。

  抗战时期,尼众逃难至此,使千佛寺盛极一时。“文革”期间,佛像毁,经书焚,殿堂改作红星塑料厂厂房。1987年底,塑料厂迁出,宝殿重光。1988年初经政府批准,千佛寺正式作为佛教场所对外开放。

  7. 野猫溪正街

  出石溪路正街,右侧两江壹號有挺进报旧址,继续前行,禹王遗踪景点为呼归石原址处。

  ▲恐龙足迹化石,该恐龙足迹化石现藏于重庆市自然博物馆。

  1982年12月,在野猫溪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该足迹化石发现于中休罗纪下沙溪庙嘴倾斜约59度的原层状砂岩层面上。大小足迹印共39个,呈四条行迹路线,大足印3条25个,大足印的形态结构和尺寸都基本相同,应属一种动物,经鉴定研究定一新种,命名为“南岸重庆足印”,小足印1条14个,命名为“野猫溪重庆足印”。

  ▲小石坝汉墓群。

  墓群为东汉时期(25-220)的古墓,位于涂山镇玄坛庙小石坝,丘陵缓坡地带,背靠缓坡,共发掘出四座汉墓,共发掘出土文物200余件。主要文物有:抚琴俑、铜剑、陶捅、陶马、铜碗、摇钱树、陶灶、水池模型、耳杯、五妹钱、铜刀、铜鸡等。

  ▲挺进报旧址,野猫溪正街31号。

  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当局封闭了设在重庆的中央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报社。3月5日,省委和报社全体人员被迫撤回延安。由于《新华日报》的撤离,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四起,白色恐怖加剧,政治空气沉闷。《挺进报》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1947年11月,陈然担任《挺进报》特支书记。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在家里被捕,后牺牲。

  ▲呼归石,现已炸毁。

  相传先民曾遭水灾,鲧窃天帝“息壤”以救民。天帝怒而杀鲧,旋洪水再现。鲧的儿子大禹受命治水,在江州(即重庆)与涂山女相遇并结为夫妇。婚后不数日,大禹登程去疏通九河,涂山女送夫至江边。大禹一去三年,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女天天站在江边盼夫归来,日久天长化身为石。百姓为感念大禹治水之德,遂将涂山女所化之石叫作“呼归石”。

  石头外形酷似乌龟,昂首正视朝天门,四肢亦清晰可见。2008年为保万吨级船队航行的需要,呼归石被炸毁。

  8. 弹子石新街

  沿两江壹號旁山路上行,至中学街,继续前行,出口即弹子石新街。

  ▲文幼章旧居,弹子石新街58号(现弹子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背后)。

  ▲精益中学旧址,弹子石新街57号。

  精益中学和文德女中均为中华基督教英美会创办的私立学校,校长由加拿大籍人士担任。精益中学前身是华英小学,创立于1912年,校址在弹子石正街。1919年改为华英初级中学,1922年迁至弹子石鸭儿凼,1931年更名为重庆市私立精益初级中学,1938年更名为重庆市私立精益中学。1936年至1938年,著名加拿大和平人士、传教士文幼章曾任文德女中董事长兼精益中学校长。

  文德女中始建于1914年,位于重庆城内筷子街,初为文德幼儿园,1918年改为文德小学,1924年改为文德女子初级中学。1938年,为躲避日机轰炸,搬迁至南岸弹子石骡子堡(今重庆市第11中学处)。1942年,精益中学女生部合并过来,校舍随之扩大,达到其鼎盛时期。该校学生多为达官贵人之女,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回迁南京,许多官员携眷离渝,学生逐步减少。1952年,重庆私立精益中学与重庆私立文德女中两校合并,更名为重庆私立文益中学。1953年改为公立,更名为重庆市第11中学。1982年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曾就读于文德女中。中国著名短跑健将陈家全1956年在11中学就读。

  9. 弹子石

  沿弹子石新街下行,至弹子石小学,旁入口进去即弹子石正街,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此街于清光绪时期逐步形成,当时尚无统一街名,1936年命名为“弹子石街”,1981年将河街并入,统称弹子石正街。

  弹子石名称来源于长江边有三块岩石上顶着一巨石,形似为“弹子”,故而得名。1926年夏,“弹子”被雷击毁。亦有传说为“诞子石”。相传大禹娶涂山氏为妻后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涂山氏在长江边等候夫君归来,天长日久,变成一块石头。大禹治水归来,见妻子已变为石头,遂抱着石头哭喊涂山氏之名,石头突然裂开,迸出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后来成为夏的君王“启”。久之,人们把“诞子石”叫为弹子石。

  重庆开埠后,外国商人在弹子石建立了许多公司,如日本的高桥洋行、太和洋行、森林洋行、又新纱厂、友邻火柴厂、三合公司、利昌公司、始新酱油厂、瑞士的德昌洋行、法国的吉利洋行等等。1901年日本人划定的王家沱专管租界700亩,大部分在现弹子石街道辖区内。

  1912年,私立华英小学在弹子石正街创办。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警官学校、第一重伤医院、市民医院第二分院、第二平民医院、戒烟医院建在弹子石。1938年10月1日,时任第15路军总指挥、第17集团军总司令、宁夏省政府主席的马鸿迪把设在汉口的各办事处迁往重庆,10月23日,择定南岸弹子石操坝子巷12号正式办公。1943年7月,重庆最大的卷烟厂“华福卷烟厂”在弹子石建立。20世纪初,弹子石是重庆织布业中心之一。

  弹子石街道辖区地名有:弹子石、裕华村、弹子石正街、弹子石一村、弹子石二村、弹子石新村、复兴街、升平巷、泰昌巷、弹兴巷、太平巷、中兴巷、长兴巷、大有巷、谦泰巷、谦泰村、学堂巷、东山巷、了望楼、石桥一村、石桥二村、森昌新村、麻井村、滨江村、致胜新村、七星里、建新里、凉水井、操坝子、五桂石、复生湾、杨家湾。现多在拆迁中消失。

  ▲弹子石正街公馆,弹子石正街138号。

  ▲弹子石印刷厂旧址,弹子石正街128号。

  ▲弹子石正街当铺,弹子石正街8号。

  ▲了望楼,临近弹子石正街。

  乾隆十年(1745年),当地居民为防范匪盗,在该地最高处修建缭望楼,因“缭”与“了”字可相通,为简便,故得名“了望楼”,街名一直留存至今。

  ▲升平巷,临近弹子石正街。

  1936年建立街道门牌时,因有当地乡团组织“升平团”曾驻于此巷,故取名升平巷。

  ▲太平巷公馆,弹子石街道太平巷42、43号。(王家沱小学校、38中上面,邮局进去)

  ▲王家大院,弹子石街道操坝子34号。(弹子石小学)

  ▲叶家大院,弹子石街道操坝子20号。

  ▲操坝子公馆,弹子石街道操坝子13号。

  ▲美丰银行高管住宅旧址,弹子石街道黄成巷49号。

  ▲泰昌巷公馆,弹子石街道泰昌巷17号。

  过去叫泰昌街,后改为泰昌巷,泰昌巷是弹子石正街一条支巷,位于王家沱之上,临近现武警医院。过去从王家沱上弹子石要经过泰昌巷,过往人流和货物很多。民国时期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泰昌巷临街铺面生意兴隆,街巷热闹繁荣。21世纪80年代后,泰昌巷开始冷落萧条。

  10. 王家沱

  沿弹子石小学旁居民负层下行,接老巷子,整个片区即旧时王家沱,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清咸丰、同治年间,因有富甲一方的巨商王信文而得名。王家沱范围包括了杨家湾、复兴街、大有巷、谦泰巷、窍角沱和现武警医院一带。王氏家族开创的事业和出现的人物在南岸乃至重庆近现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家沱日租界。

  1901年9月24日,日本驻重庆总领事山畸桂和清政府川东道台宝粟签订了《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二十二条》,约书得到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南岸王家沱设立专管租界,租界面积700亩,租期30年。“专界约书”规定:租界内的警察权、道路管辖权、司法审判权等权利由日本驻渝领事馆掌握;租界内的土地只准由日本人承租执业,华人只能居住营业,不能租地;凡在码头停泊,揽载界内货物船只,由日本领事馆随时酌定章程,每次应捐若干,以充租界公费等。日租界成立后,日本人设立码头泊位管理机构,在王家沱租界投资办厂,先后开办了有邻公司、大坂洋行、又新丝厂、武林洋行、日清公司等企业和海军集会所。

  从1927年开始,重庆民众就向政府请愿,向全国发通报,强烈要求收回王家沱日租界。1931年10月,王家沱日租界第一期租期30年届满,日本人在各方压力下撤离租界,乘船离开重庆。1931年10月24日,刘湘派军队接管王家沱日租界。1932年,经国民政府同意,日本领事及部分侨民以看守财产名义又回到王家沱。直至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件爆发,重庆军政当局于7月30日正式收回王家沱日租界,日本官员和侨民全部离去。

  四川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王家沱。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川旅日商人卢干臣在清政府驻日公署黎庶昌协助下,将生产火柴的设备运回重庆。之后卢干臣集股5万两,在南岸王家沱开办了四川第一家火柴厂—森昌泰火柴厂。该厂雇工1200人(约占当时全国火柴业工人的35% ),用手工方式生产黄磷火柴(亦称硫黄火柴)。投产后,年产火柴12 600箱(每箱7200小盒,每盒70支),畅销四川各地及邻省。两年后,卢干臣又招工300多人,在大溪沟开办了森昌正火柴厂。

  11. 复兴街

  沿巷子下行至武警总医院,继续下行右侧即复兴街,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复兴街过去属日本租界,1937年“七•七”事变收回后,取民族复兴之意得名。陪都时期,中央警官学校、军政部第一纺织厂设于复兴街。

  ▲裕华纱厂旧址,窍角沱复兴街南滨路旁。

  重棉三厂前身是抗战时期内迁的汉口裕华纺织有限公司(简称裕华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21年,设于武昌汉口下河街,1922年3月正式投产。抗战爆发后,裕华公司西迁重庆,从1938年8月开始搬迁到1939年6月在重庆新厂投人生产,前后历时10个月。

  1938年10月25日武汉三镇沦陷后,长江水路异常拥挤繁忙,兵工署及各工厂的大量设备、物资先运至宜昌,再雇船去重庆。由于轮船紧张,裕华公司雇船困难,大量货物在宜昌滞留,11月20日又遭日机跟踪轰炸,堆积的500件棉纱起火,燃烧两三日方熄,损失非常严重。

  武汉失守后,宜昌成为随时可被日军攻击和占领的重要战略目标。当时堆积在宜昌码头的商用和军用物资及工厂搬迁的器材设备超过12万吨,还有上万吨油料及等待入川的军政官员、技术工人、大学师生和大量难民。在此危急时刻,西运的重担压在了四川著名企业家卢作孚创办的民生轮船公司肩上。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以超常规的方式和速度,不顾危险,不惜一切代价,日夜兼程,承担了抢运宜昌西运物资约90%的运输量。在民生轮船公司的拼力相助下,裕华公司3 000余吨货物先运至巴东、万县等地,再陆续转运重庆,历时半年左右才告结束。

  裕华公司在搬运设备物资之前,即在重庆选定新厂厂址。1938年,裕华公司在重庆南岸窍角沱沙草坡、柑子坝(今重棉三厂地址)购得土地280亩,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开展厂房建设,1939年6月即投人生产。新建立的工厂命名为“汉口裕华纺织公司渝厂”(简称裕华纱厂)。新厂将旧式传动设备废弃,全部改用电动装置,大大加强了生产能力。1940年8月,裕华纱厂两度遭日机轰炸,1941年8月第三次被炸,厂房、设备损失严重。工厂员工奋力抢救,用最短的时间将厂房和设备修复,又继续坚持生产。裕华纱厂时有职工2600人,其中女工2010人,男工410人,机械电气技工104人,管理职员85人。工厂开办了职工子弟校、职工医院、托儿所、图书室、职工俱乐部、浴室、理发室,还建立了自来水厂和职工宿舍。

  抗战时期,重庆内迁的大型纱厂有裕华纱厂、豫丰纱厂、沙市纱厂、申新纱厂4家。这4家纱厂改变了当时重庆棉纺织业的落后面貌,构成重庆机器棉纺织业的骨干力量,为战时军用和民用棉纱布料供应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8月,裕华纱厂与贵阳国营615纱厂、南岸织布厂、维昌纱厂、落棉加工厂(原国民党军需被服厂)合并,改为公私合营重庆裕华纺织厂。1954年1月1日,裕华纺织厂与汉口裕华纺织总公司脱钩。1970年改为重庆第三棉纺织厂,简称重棉三厂,是重庆市纺织工业局所属骨干企业,1985年有工人5528人(其中女工3 369人)。重棉三厂现己破产关闭。

  ▲重庆羽毛厂。

  1952年,在吉利洋行旧址建立重庆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羽毛厂(简称重庆羽毛厂),占地约12亩,该厂最初只能生产羽毛半成品。1974年新建分毛车间,1975年修建职工宿舍,1980年从生产半成品发展到生产羽绒制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重庆羽毛厂的黄金时期。当时在同行业中,重庆羽毛厂的产品质量位居前列,羽绒制品远销日本、苏联和欧美国家。21世纪初,重庆羽毛厂破产关闭。

  12. 谦泰巷(现谦泰路)

  复兴街左侧为谦泰路,沿路下行至南滨路,左侧为法国水师兵营,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民国初,此巷有余、尹二商人合伙开设“谦泰恒”货栈,故此得名。1972年将王家沱并入,统称谦泰巷。谦泰巷是连接弹子石正街和王家沱的主要通道,巷里过去不乏有钱人家的深宅大院。

  ▲王家大院旧址,谦泰巷18号。

  清末民初建筑,八字形朝门,周边有青砖高墙,内为四合院落。此房为富商王信文儿子王慎之所建,也称王家上院。王家上院于20世纪90年代被拆除后修建了4栋砖房,作为重庆港务局职工宿舍,老宅院现仅存八字朝门和一壁青砖老墙。

  ▲重庆肠衣厂,谦泰巷40号。

  重庆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肠衣厂,简称重庆肠衣厂。工厂原来在下浩觉林寺,1956年公私合营,将私营“和大肠衣厂”并人该厂,1957年迁谦泰巷40号。民国时期,弹子石是肠衣加工业集中地,当时肠衣加工主要由外国洋行和诸多私人企业经营。1952年重庆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在下浩觉林寺建立国营肠衣厂,招收部分在洋行或私人企业工作过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作为骨干,并为新职工举办“肠衣业务技术训练班”。重庆肠衣厂成立后,逐步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国营肠衣企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重庆肠衣厂出口量占四川出口总量的40%以上,产品畅销西德、法国、日本、美国及东欧等几十个国家,每年为国家创造400多万美元外汇。21世纪初,重庆肠衣厂破产关闭。

  ▲法国水师兵营,谦泰巷142号。

  1900年,休斯特•南希驾驶“奥利号”舰艇从法国出发,1901年来到长江上,对长江上游进行了系统的考察,1902年到达了康定。在重庆南岸,他们选择了一块能控制江面的小高地修建兵营。由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杜梅尔捐款10万法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波特尔指派“奥利号”舰长休斯特•南希具体负责建造。法国水师兵营于1902年动工修建,至1903年建成。水师兵营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是一栋带内庭和回廊的合院式建筑。主体建筑高两层,中西结合式风格,拱形回廊,临江面条石基础高达七八米,大门为中式三重檐仿古牌楼式建筑。

  法国水师兵营的任务是保护法国在渝商人和侨民,维护法国在川东的利益,担负长江航道水上警务任务。该建筑一度曾作为法国海事大楼使用,抗战时期,法国领事馆曾在该楼内临时办公。水师兵营里保留有一块石碑,上面阴刻:“故舰长武荡纪念,西历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三吉旦。”

  13. 红星村

  沿南滨路东行,至猫背沱,对应内侧即红星村区域,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红星村崖墓,红星村王家堡。

  ▲花朝门崖墓群,红星村花朝门社。

  ▲苏家湾葬墓,红星村花朝门社。

  14. 大佛寺

  沿南滨路继续东行,至大佛寺大桥,旁即大佛寺。

  ▲弹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大佛段集翠村1号。

  明玉珍攻占重庆,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称帝,建大夏国,年号“天统”,立国时授部将邹兴大司徒之职,天统三年改为中书省平章。邹兴奉明玉珍之命,在弹子石凿造的弥勒佛像。

  弹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是长江三峡库区唯一的元代摩崖造像,是长江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是我国唯一可确认由农民起义军政权凿刻的石刻造像。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数一帜,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长按关注
您好,欢迎来到重庆自由行!
当前位置:都市游首页 > 重庆攻略 > 都市游 > 正文

老重庆南岸自由行指南

发布时间: 2016-08-15 21:02:11   作者:佚名   来源: 南岸旅游局   浏览次数:
摘要: 那繁华背后的老南岸又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近期,岸君将带领大家走进这些光阴背后的老地方。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探访属于它们过去的荣光。

  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南岸的过去。人们熟悉的南岸是由南滨路、步行街、万达广场或是协信星光组成的现代都市,这是当下的南岸。那繁华背后的老南岸又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近期,岸君将带领大家走进这些光阴背后的老地方。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探访属于它们过去的荣光。

   1、海狮路

  南坪响水路站乘373路公交车,在字水霄灯站下车,马路旁即慈云寺,由慈云寺往回走,至慈云路旁山坡上行,为海狮路片区。

  海狮路位于南岸慈云寺旁山侧,与黄家巷、海狮支路、玄坛庙区域,组成慈云寺老街片区。据统计从1899年起英、美、德、法、意、日就有38艘军舰停泊在玄坛庙和狮子山,重庆海关也设在这个区域,该区域见证了重庆的开埠文化,目前还尚存一部分当时的建筑。

  ▲字水题刻,慈云寺前方广场侧。

  “字水”题刻由重庆府书院(后为川东师范学堂)校长徐琴舫于光绪十年(1884年)书写,工匠崔兴发雕刻。因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水流回旋形似巴字,龙门浩石梁激流形似水字,在慈云寺登高远望,“巴”、“水”更为明显,故有“字水”之称。“字水宵灯”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06年)巴县知县王尔鉴将其列为巴渝十二景始,即被视为山城一绝。

  ▲慈云寺,海狮路1号。

  慈云寺始建于唐,重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原名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慈云和尚)募资重修扩建,当时重庆军政界要人刘湘、潘文华、潘昌酞等亦出力资助,建成后更名为“慈云寺”。

  慈云寺坐东向西,背倚涂山,面临长江,依山而建,山顶视野极好。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一直延伸到江滩,后修南滨路,江滩部分被占。山门原俯卧石雕青狮一座,相传为宋代之遗物,“文革”时被毁,1982年重新修复。与重庆城白象街的石象隔江相望,故有“青狮白象锁大江”之说。现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玉佛一尊,系1931年从缅甸迎来,高1.87米,重1500公斤,为国内现存四大玉佛之一。殿门上挂着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参军长吕超、四川督军刘湘献赠的3块金字匾额。山腰上栽有菩提树一株,系1937年从印度迎来。

  慈云寺重修扩建后,为了广纳四方弟子,云岩法师把慈云寺改为僧尼合院寺庙,打破了历来僧尼不同院的习俗,是当时全国唯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重庆城内有名的“八省会馆”在寺内设有一善堂,举办施钱、施粥、义学等慈善救济事业。抗战时期,北碚汉藏教理院附设的大雄中学迁慈云寺办学,时有学生约200人。重庆市政当局为灾民提供救助而设立的“贩济委员会”南岸分处曾设在慈云寺内。重庆大轰炸期间,慈云寺于1940年3月18日组织成立了“慈云寺僧侣救护队”,参加救护队的僧侣有70人,救护队活动区域包括南岸、江北、市中区三地。僧侣救护队冒着危险救护在日机轰炸中受伤受难的群众,得到重庆各界的好评和嘉奖。抗战时期,禅宗高僧虚云法师在慈云寺主持“护国息灾法会”7天,祈祷抗战胜利、世界和平,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政要戴传贤、居正等均来此参拜。1943年,在慈云寺内建立了私立慈济中医院,时有病床20张,1946年停办。

  ▲安达森洋行旧址,海狮路2号。

  系瑞典商人安达森创建,主要经营土特产进出口贸易。洋行前临长江,依山随坡而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有仓库6栋,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抗战爆发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万箱文物南迁。1938年5月22日,数千箱故宫文物历经5个多月迁徒,由汉口秘密进入重庆、然后再分散运往各地。留在重庆的故宫文物分别存放于打铜街川康银行,南岸狮子山安达森洋行,南岸王家沱法国吉利洋行(位于弹子石复兴街,后为重庆羽毛制品厂,己拆除)。安达森洋行仓库面积大、空间高,用了4个大仓库共存放了文物约4000箱。抗战胜利后,分散于四川峨眉、乐山,贵州安顺等地的故宫国宝先后集中到重庆,1947年全数运回南京。

  ▲海关税务司界碑,海狮路36号旁,现已被挖走。

  ▲天心桥。

  天心桥临近卜内门洋行,建于民国初,为两孔石板平桥,桥边立有一碑,上书“天心桥”。天心桥周边形成的街巷亦称天新桥。

  2. 海狮支路

  沿海狮路上行,至山坡顶端,进居民院子内,沿山顶至山下整个片区为海狮支路。

  海狮支路位于狮子山, 1926年,英国人控制的海关税务司设于狮子山下,海关验关围船和办公住宿房屋也建在这一区域。为方便人员上下山和货物的运输,专门修建了从海关到狮子山的便道,取名海狮支路。海狮支路与黄家巷相连,距慈云寺不远,狭窄的街巷顺坡弯曲延伸,向下可到玄坛庙码头。

  ▲海狮支路公馆71号建筑,待考。

  ▲狮子山海关遗址,海狮支路70号。

  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该条约规定,“可由英国派员驻寓察看川省英商事宜”,英国由此取得了进入西南的法律依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明确规定,“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英国又获得在重庆通商贸易的特权。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推选时任宜昌海关税务司的好博逊(H.E.Hobson)负责重庆海关筹建工作。好博逊于同治元年(1862年)进入中国海关供职,一直担任长江沿线海关要职,对中国西部市场开发多有建树,除受到英国政府和赫德的赏识外,清政府对之也厚爱有加。同治八年(1869年),朝廷授予他五品官街。光绪十五年(1889年),好博逊官至二品。

  好博逊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四日抵达重庆,立即与海关监督张华奎商议选定勘测关址事宜。因之前重庆发生两次教案,重庆民众与教会纠纷不断,影响到海关关址的选择。经多次选址交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一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顺城街糖帮公所“租寓开关”,此为重庆正式开埠之日。重庆海关初设时规模不大,分设内关和外关两地办公。内关设在朝天门顺城街,后改在太平门邮政局巷,辛亥革命后迁大梁子(现新华路)。外关在弹子石王家沱设卡子房,在玄坛庙狮子山设立囤船验关站,另在唐家沱设分卡,检查上下过往船货。重庆海关成立后,当年进口洋货137万海关两,同年到重庆的外商挂旗船达1879艘。

  重庆海关颁布了《重庆新关试办章程》,将南岸上起黄葛渡,下至窍角沱划入海关管理范围。同时规定:“凡洋商雇佣华船及自备之船起卸货物界限,现暂定朝天门对岸狮子山上自太平渡起,下至弹子石。”1915年5月,重庆海关设立理船厅,管理港口及领江事务,这是重庆开埠后建立的第一个港务管理机构。1920年12月31日,重庆海关公布《重庆关理船章程》,对重庆港区、船舶停泊界线、港区水道保护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重庆港开埠后第一个港务管理法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从1928年起,重庆海关开始撤换海关洋员,逐步收回海关的管理权。1931年,由仁记东华营造厂在南岸狮子山修建了新海关办公楼和宿舍。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上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其他英美籍职员被解雇,日本政府委派日本人岸本广吉担任沦陷区海关总税务司。1941年12月26日,国民政府在南岸狮子山重新设立海关总税务司。抗战胜利后,海关总税务司于1946年1月迁回上海。1948年8月,海关总税务司认为重庆海关“税收短细,缉务清简”,将重庆海关规格降低,改为汉口海关的分关。1949年1月,重庆海关停办轮船航运和进出口货物手续,海关业务基本停止。

  1949年6月之后,随着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开始再次迁渝。大批机关和人员的到来,使重庆出现短暂的繁荣。1949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批准重庆分关改为重庆海关。仅1个月后的1949年12月3日,重庆海关被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部接管委员会接管。1950年1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重庆海关,长江上游关务交北京海关总署办理。重庆海关自1891年成立到1949年底结束,前后时间达58年。

  ▲强华轮船公司旧址,海狮支路61、67号。

  ▲黄锡滋别墅,海狮支路13号。

  此楼系重庆富商黄锡滋为其姨太太所建,砖木结构,一楼一底,顶上有阁楼,外有一院坝。建筑平面布局独特,3个连体式房屋相互之间呈45度角。屋顶过去是小青瓦,后来改为机制瓦,整体风格还保留着原有面貌。

  3. 黄家巷

  出海狮支路13号,右行出口即黄家巷。

  原名磨刀岭,因重庆富商黄锡滋曾居住于此,以其姓氏得名黄家巷。黄家巷周边的公馆大部分都属黄家所有,黄家巷江边的玄坛庙码头设有重庆强华轮船公司和民生公司的专用码头。抗战时期,中央电影摄影场于1937年12月从武汉迁至玄坛庙黄家巷租房建立新厂,一些著名演员曾寓居黄家巷。

  ▲聚福洋行轮船公司,黄家巷1号(原重庆茶厂内)。

  ▲黄家巷防空洞,黄家巷6号后。

  ▲黄家巷公馆6号1栋建筑。

  ▲白杨旧居,黄家巷6号2栋建筑。

  白杨,中国著名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在上海参加影人剧团,辗转武汉等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7年10月,上海影人剧团抵达重庆,白杨随团赴渝。白杨到重庆后,时值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于1937年12月从武汉迁至重庆南岸玄坛庙,白杨和沈西荃、赵丹、魏鹤龄、顾而己等一批电影工作者进人中电制影厂。白杨在中电制影厂摄制的《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中担当了主要角色。因为战时电影胶片缺乏,白杨在重庆的艺术活动主要在戏剧舞台,她主演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和轰动效果的话剧,如《屈原》、《雷雨》、《日出》、《法西斯细菌》、《天国春秋》、《复活》、《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她扮演的各种不同类型角色受到大后方人民喜爱,被誉为话剧界“四大名旦”之一。

  ▲中央电影摄影场,黄家巷6号、黄家巷8号、八角支路11号等。

  位于南岸玄坛庙,抗战时期,重庆拥有两家电影制片厂:一家是1938年底从武汉迁渝、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的中央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厂址在渝中区观音岩纯阳洞(即抗建堂),时有史东山、司徒慧敏、夏衍、蔡楚生、郑君里、宋之的、陈白尘、舒绣文、张瑞芳、黎莉莉、陶金、秦怡、章曼苹等一批优秀导演和演员;另一家是1937年底从武汉迁渝、由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领导的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厂址在南岸玄坛庙黄家巷,时有孙渝、赵丹、白杨、王人美、魏鹤龄、胡蝶、吴茵、顾而已、金焰、高占非、沈西荃、徐苏灵、潘孑农、黄宗江等著名导演和演员。

  中央电影摄影场1933年9月在南京开始筹建,于次年8月成立,由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直接领导。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事爆发后由南京迁芜湖。1937年12月从芜湖迁重庆。时由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电影事业管理处处长的罗学滚(罗刚)担任厂长。“中电”迁到重庆时,先以上清寺“范庄”(范绍增公馆)作临时摄影棚,随即租用重庆富商黄锡滋在南岸玄

  坛庙黑朝门(现黄家巷重庆茶厂位置)的别墅,作为电影厂办公和摄制场地。“中电”鼎盛时期有职工140多名,其中编导5人,演员20余人。1938年2月“中电”开始生产,先后拍摄了23部反映杭战的新闻片和《孤城喋血》、《中华儿女》、《长空万里》3部故事片。抗战胜利后,“中电”于1945年10月迁离重庆。之后在上海建立中电制影一厂、二厂,在北平建立中电制影三厂,在长春建立电影制片厂,均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管辖。1947年4月改组为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951年4月,重庆市财经委在中央电影摄影场旧址上兴建重庆茶厂,占地52亩。该厂建成后隶属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西南茶叶公司,时为西南最大的茶叶加工国营企业,也是全国加工精制茶叶出口基地之一。“峨嵋”牌重庆沱茶享誉国内外,曾于1983年8月在意大利罗马获“第22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为中国制茶工业取得第一块世界金牌。

  ▲黄锡滋公馆,黄家巷42号。

  黄锡滋(1883-1940 ),祖籍湖北黄陂县,重庆著名富商。黄家六世始祖移民四川后世居重庆。1911年,黄锡滋集股本3.6万两银子开办了天锡生商号。商号成功后,即扩充业务,以天锡生为母号,陆续开设了天锡永、天锡公、天锡福、天厚祥、福兴玉等商号,经营布匹、棉纱、油盐、山货等。天锡生、福兴玉以运销川盐为主,在当时重庆“四大盐商”中,黄锡滋占了两家。1915年,黄锡滋介人金融行业,投资杨文光开办的聚兴诚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生丝外销增加,黄锡滋又买进了天福丝厂,设立天福丝号。黄锡滋的“天”字号货物主要依靠长江水运。为了实现自购、自运、自销,1920年黄锡滋创办了福记航运部,购买旧轮“嘉定号”,行驶川江上游的叙永、沪州一线。后来又打造了“福源”、“福来”、“福同”三艘轮船,航行川江下游,获利颇丰。为了保证轮船燃料自给,1921年黄锡滋投资开办了三才生煤矿。1924年起黄锡滋又先后开办了复兴钱庄、裕泰钱庄,投资三元祥钱庄,其经营范围遍及工矿、航运、金融和商业。1929年,黄锡滋用福记航运部与法商永兴洋行合作成立中法合资聚福洋行,以每年送法方3万两银子的条件,换取在轮船上挂法国旗的权利,获得法方庇护,为航运提供各种方便。

  黄锡滋经营商业、航运近30年,拥有企业10多家,资金积累到四五百万两银元,成为重庆富甲一方的大资本家。1938年9月,黄锡滋捐赠棉背心2万件,送第九战区前方将士,获得国民政府银质奖章和“见义勇为”匾额。1940年5月8日,黄锡滋在重庆因病去世,终年57岁。

  ▲黄家巷公馆43-45号建筑。

  位于黄家巷主街梯道旁,过去为某银行家宅第。

  ▲美丰银行高管住房旧址,黄家巷49号。

  位于黄家巷49号,原为美丰银行高管别墅,建于民国时期,解放后曾作商业职校。

  ▲黄家巷63-65号建筑。

  仁济医院加拿大英美会为医院高级员工别墅。

  ▲八角巷。

  原名八角坟,因民国初有人建八角形坟墓于此而得名,解放后改名为八角巷。八角巷与黄家巷、八角支路相连,过去很多公司、洋行的办公楼、住宅楼和仓库建在八角巷。

  4. 玄坛庙正街

  黄家巷旁,现阳光100片区,已全部拆迁。

  相传赵公元帅曾骑黑虎下山驻留此地,明代中期,在此处建玄坛庙以祭之,因此得名。玄坛庙正街由原玄坛庙、虎乳街、新民河街(老地名施家河街)合并后统称,是玄坛庙地区一条主要的街道。清末在玄坛庙狮子山设有重庆海关验关囤船,江边停泊有外国兵舰,故过去也称玄坛庙码头为“洋码头”。

  玄坛庙街道南连龙门浩,西临长江,北邻弹子石,东面是原涂山公社,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辖区街巷地名有:玄坛庙、玄坛庙正街、玄正街一巷、玄正街二巷、玄正街三巷、仁济路、海狮路、海狮支路、石溪路正街、上石溪路、中石溪路、下石溪路、石溪路新村、中学街、野猫溪正街、野猫溪一巷、野猫溪二巷、新院巷、新院村、航运村、八角巷、黄家巷、红星坡、友于里、天心桥、新生院、冻绿房。现多在拆迁中消失。

  ▲重庆工商联合会旧址,玄坛庙正街2号。

  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作为海员俱乐部使用。抗战期间为重庆工商联合会驻地,抗战胜利后,房屋卖给当时的力帮行会会长李世超(袍哥李大爷)。后产权归民生公司,现产权属于长江轮船公司。

  ▲英国海员住房旧址,位于玄坛庙正街52号。

  原为民国时期英国海员住房。解放后,此房曾由长江轮船公司船长莫家瑞居住。莫家瑞出身于船员世家,13岁上船,16岁当水手,25岁成为长航高级船员,历任“长航华源轮”、“人民一号轮”、“江峡轮”船长。在江峡轮上,他曾三次为毛主席、周恩来视察长江驾驶轮船。

  ▲重庆强华公司旧址,位于玄坛庙正街151号。

  强华公司前身是主要经营川江航运的“中法合资聚福洋行”。1927年,黄锡滋通过海关帮办童继达与法商永兴洋行(改为吉利洋行)协商,在法方不出股本金、中方每年支付法商3万两银子的条件下,将自己的“福记航运部”改为“中法合资聚福洋行”。同年11月,中法合资聚福洋行正式成立,轮船改挂法国旗。在当时“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的状况下,新成立的聚福洋行果然避免了许多苛捐杂税和军阀的勒索敲作,发展颇为顺利,给中方和外方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1941年前后,聚福洋行经营出现困难。为了摆脱法方羁绊,在国民政府粮食部部长徐堪的支持下,由中方补偿给吉利洋行两万美金,结束与法商的关系。1942年7月1日,重庆强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强华公司)在原聚福洋行基础上正式成立,主要业务仍以轮船航运为主。1952年,强华公司向人民政府申报公私合营,获得批准后与合众轮船公司实现合营。之后又与华中轮船公司合并组成公私合营川江轮船公司,1956年并入长江航运局。

  5. 仁济路

  爬至黄家巷顶端,出口现楼盘开发区域。

  ▲仁济医院旧址,仁济路24号,现拆毁。

  1892年,美国美以美会派遣马嘉礼到重庆,在城内临江门开办第一所西医院“宽仁医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英籍传教士、医生樊立德在重庆城内木牌坊(现民族路94号)创办第二家西医院“私立重庆仁济医院”。1934年,又在南岸玄坛庙叶家山(现仁济路)建成新医院,即现在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1910年因医院出现经费困难,转由加拿大英美会接办,樊立德继续留任做院长。1918年樊立德归国,加拿大英美会派沈德才医生接任仁济医院院长,派遣白克医生来医院建立五官科。1920年,为加强仁济医院护理工作,派遣安德生教上为医院护士主任。1925年和1941年又先后派赫锐士、彭纯修教士为医院副护士主任,协助安德生教士管理医院护理工作。

  1925年,安德生、赫锐士教士创办了重庆私立仁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隶属于仁济医院,在中华护士会登记注册。1929年正式成立重庆市私立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制4年,校址设于重庆市民族路94号,1937年呈请中国政府立案,此为重庆市创办最早的一所高级护士学校。

  1938年秋,汉口协和医院附属博医技术专科学校在校长华理达(英国人)带领下内迁重庆,借用仁济医院医生大楼和化验室开展教学和医疗活动。1939年,国民政府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将重庆第五重伤医院设于仁济医院。抗战期间,仁济医院收治了大批伤病员,大力开展救护工作,得到加拿大教会、政府当局、各社会团体和公益人士的竭力相助,代表了当时重庆的最高医疗水准。

  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回迁南京,仁济医院业务和教学逐步萎缩。1951年,仁济医院和私立仁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由重庆市军管会接管。之后,城内的医院改为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南岸玄坛庙院本部于1953年改为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1996年10月,五院恢复“重庆仁济医院”名称。

  ▲仁济医院别墅旧址,仁济路12号,现拆毁。

  仁济医院医务及高级管理人员住宅。

  6. 下石溪路

  出仁济路,沿聚丰小区旁小巷下行,即友于里,继续下行至石溪路正街。

  ▲友于里11号。

  1923年,清末官吏曾友于在此建房,因而得名友于里。友于里11号楼房建于民国时期,曾作为中国银行员工宿舍使用。

  ▲夏家院子,玄坛庙新院村53号,现拆毁。

  新院村,原名夏家院子,因有夏姓大户人家在此建有大院而得名。夏家是南岸有名的豪门望族,重庆著名的黄山过去也是夏家的家产,后经友人撮合卖给了富商黄德宣。夏家大院最早的主人是管理盐务的道台,因夏家大院朝门八字开,两扇厚重黑漆双开大门象征着夏家的地位与显赫,故此地名亦称“黑朝门”。后因建造新房改称新房子,1981年改为新院村。

  夏家大院依坡而建,两进院落,分上天井与下天井。房屋雕梁画栋,屋顶灰塑脊饰精美,屋脊两端飞檐翘角,建筑制式宏阔。大院前建有一座供插旗用的亭台,旗杆悬挂黄色龙旗。悬挂黄龙旗是皇上授予的一种显示地位和尊严的特殊待遇,据说在巴县地域仅有夏家。

  抗战爆发后,中央电影摄制场搬迁到黄家巷黑朝门黄锡滋别墅。黄锡滋与夏家有姻亲关系,别墅与夏家大院毗邻,“中电”经常利用夏家大院作为拍摄场地,夏家还腾出房屋作为“中电”的办公场所。著名编导和演员史东山、汪洋、陶金、白杨、张瑞芳、赵丹是夏家的常客。

  ▲石溪路正街,现已拆毁。

  石溪路位于玄坛庙和弹子石之间的山梁上,与江岸线大致呈垂直状延伸,西面是野横街、野正街。石溪路正街原名“断石梁”。抗战时期由野猫溪修石板路至此,更名石溪路,形成街区后,改为石溪路正街。

  ▲千佛寺,石溪路正街路口。

  南岸唯一的尼姑庵,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寺名先后更改两次,初名“大乘寺”,清咸丰年间更名“兴隆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千佛寺,因大雄宝殿两侧供有高约8寸佛像1000尊,故名“千佛寺”。

  抗战时期,尼众逃难至此,使千佛寺盛极一时。“文革”期间,佛像毁,经书焚,殿堂改作红星塑料厂厂房。1987年底,塑料厂迁出,宝殿重光。1988年初经政府批准,千佛寺正式作为佛教场所对外开放。

  7. 野猫溪正街

  出石溪路正街,右侧两江壹號有挺进报旧址,继续前行,禹王遗踪景点为呼归石原址处。

  ▲恐龙足迹化石,该恐龙足迹化石现藏于重庆市自然博物馆。

  1982年12月,在野猫溪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该足迹化石发现于中休罗纪下沙溪庙嘴倾斜约59度的原层状砂岩层面上。大小足迹印共39个,呈四条行迹路线,大足印3条25个,大足印的形态结构和尺寸都基本相同,应属一种动物,经鉴定研究定一新种,命名为“南岸重庆足印”,小足印1条14个,命名为“野猫溪重庆足印”。

  ▲小石坝汉墓群。

  墓群为东汉时期(25-220)的古墓,位于涂山镇玄坛庙小石坝,丘陵缓坡地带,背靠缓坡,共发掘出四座汉墓,共发掘出土文物200余件。主要文物有:抚琴俑、铜剑、陶捅、陶马、铜碗、摇钱树、陶灶、水池模型、耳杯、五妹钱、铜刀、铜鸡等。

  ▲挺进报旧址,野猫溪正街31号。

  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当局封闭了设在重庆的中央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报社。3月5日,省委和报社全体人员被迫撤回延安。由于《新华日报》的撤离,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四起,白色恐怖加剧,政治空气沉闷。《挺进报》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1947年11月,陈然担任《挺进报》特支书记。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在家里被捕,后牺牲。

  ▲呼归石,现已炸毁。

  相传先民曾遭水灾,鲧窃天帝“息壤”以救民。天帝怒而杀鲧,旋洪水再现。鲧的儿子大禹受命治水,在江州(即重庆)与涂山女相遇并结为夫妇。婚后不数日,大禹登程去疏通九河,涂山女送夫至江边。大禹一去三年,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女天天站在江边盼夫归来,日久天长化身为石。百姓为感念大禹治水之德,遂将涂山女所化之石叫作“呼归石”。

  石头外形酷似乌龟,昂首正视朝天门,四肢亦清晰可见。2008年为保万吨级船队航行的需要,呼归石被炸毁。

  8. 弹子石新街

  沿两江壹號旁山路上行,至中学街,继续前行,出口即弹子石新街。

  ▲文幼章旧居,弹子石新街58号(现弹子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背后)。

  ▲精益中学旧址,弹子石新街57号。

  精益中学和文德女中均为中华基督教英美会创办的私立学校,校长由加拿大籍人士担任。精益中学前身是华英小学,创立于1912年,校址在弹子石正街。1919年改为华英初级中学,1922年迁至弹子石鸭儿凼,1931年更名为重庆市私立精益初级中学,1938年更名为重庆市私立精益中学。1936年至1938年,著名加拿大和平人士、传教士文幼章曾任文德女中董事长兼精益中学校长。

  文德女中始建于1914年,位于重庆城内筷子街,初为文德幼儿园,1918年改为文德小学,1924年改为文德女子初级中学。1938年,为躲避日机轰炸,搬迁至南岸弹子石骡子堡(今重庆市第11中学处)。1942年,精益中学女生部合并过来,校舍随之扩大,达到其鼎盛时期。该校学生多为达官贵人之女,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回迁南京,许多官员携眷离渝,学生逐步减少。1952年,重庆私立精益中学与重庆私立文德女中两校合并,更名为重庆私立文益中学。1953年改为公立,更名为重庆市第11中学。1982年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曾就读于文德女中。中国著名短跑健将陈家全1956年在11中学就读。

  9. 弹子石

  沿弹子石新街下行,至弹子石小学,旁入口进去即弹子石正街,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此街于清光绪时期逐步形成,当时尚无统一街名,1936年命名为“弹子石街”,1981年将河街并入,统称弹子石正街。

  弹子石名称来源于长江边有三块岩石上顶着一巨石,形似为“弹子”,故而得名。1926年夏,“弹子”被雷击毁。亦有传说为“诞子石”。相传大禹娶涂山氏为妻后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涂山氏在长江边等候夫君归来,天长日久,变成一块石头。大禹治水归来,见妻子已变为石头,遂抱着石头哭喊涂山氏之名,石头突然裂开,迸出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后来成为夏的君王“启”。久之,人们把“诞子石”叫为弹子石。

  重庆开埠后,外国商人在弹子石建立了许多公司,如日本的高桥洋行、太和洋行、森林洋行、又新纱厂、友邻火柴厂、三合公司、利昌公司、始新酱油厂、瑞士的德昌洋行、法国的吉利洋行等等。1901年日本人划定的王家沱专管租界700亩,大部分在现弹子石街道辖区内。

  1912年,私立华英小学在弹子石正街创办。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警官学校、第一重伤医院、市民医院第二分院、第二平民医院、戒烟医院建在弹子石。1938年10月1日,时任第15路军总指挥、第17集团军总司令、宁夏省政府主席的马鸿迪把设在汉口的各办事处迁往重庆,10月23日,择定南岸弹子石操坝子巷12号正式办公。1943年7月,重庆最大的卷烟厂“华福卷烟厂”在弹子石建立。20世纪初,弹子石是重庆织布业中心之一。

  弹子石街道辖区地名有:弹子石、裕华村、弹子石正街、弹子石一村、弹子石二村、弹子石新村、复兴街、升平巷、泰昌巷、弹兴巷、太平巷、中兴巷、长兴巷、大有巷、谦泰巷、谦泰村、学堂巷、东山巷、了望楼、石桥一村、石桥二村、森昌新村、麻井村、滨江村、致胜新村、七星里、建新里、凉水井、操坝子、五桂石、复生湾、杨家湾。现多在拆迁中消失。

  ▲弹子石正街公馆,弹子石正街138号。

  ▲弹子石印刷厂旧址,弹子石正街128号。

  ▲弹子石正街当铺,弹子石正街8号。

  ▲了望楼,临近弹子石正街。

  乾隆十年(1745年),当地居民为防范匪盗,在该地最高处修建缭望楼,因“缭”与“了”字可相通,为简便,故得名“了望楼”,街名一直留存至今。

  ▲升平巷,临近弹子石正街。

  1936年建立街道门牌时,因有当地乡团组织“升平团”曾驻于此巷,故取名升平巷。

  ▲太平巷公馆,弹子石街道太平巷42、43号。(王家沱小学校、38中上面,邮局进去)

  ▲王家大院,弹子石街道操坝子34号。(弹子石小学)

  ▲叶家大院,弹子石街道操坝子20号。

  ▲操坝子公馆,弹子石街道操坝子13号。

  ▲美丰银行高管住宅旧址,弹子石街道黄成巷49号。

  ▲泰昌巷公馆,弹子石街道泰昌巷17号。

  过去叫泰昌街,后改为泰昌巷,泰昌巷是弹子石正街一条支巷,位于王家沱之上,临近现武警医院。过去从王家沱上弹子石要经过泰昌巷,过往人流和货物很多。民国时期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泰昌巷临街铺面生意兴隆,街巷热闹繁荣。21世纪80年代后,泰昌巷开始冷落萧条。

  10. 王家沱

  沿弹子石小学旁居民负层下行,接老巷子,整个片区即旧时王家沱,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清咸丰、同治年间,因有富甲一方的巨商王信文而得名。王家沱范围包括了杨家湾、复兴街、大有巷、谦泰巷、窍角沱和现武警医院一带。王氏家族开创的事业和出现的人物在南岸乃至重庆近现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家沱日租界。

  1901年9月24日,日本驻重庆总领事山畸桂和清政府川东道台宝粟签订了《重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二十二条》,约书得到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南岸王家沱设立专管租界,租界面积700亩,租期30年。“专界约书”规定:租界内的警察权、道路管辖权、司法审判权等权利由日本驻渝领事馆掌握;租界内的土地只准由日本人承租执业,华人只能居住营业,不能租地;凡在码头停泊,揽载界内货物船只,由日本领事馆随时酌定章程,每次应捐若干,以充租界公费等。日租界成立后,日本人设立码头泊位管理机构,在王家沱租界投资办厂,先后开办了有邻公司、大坂洋行、又新丝厂、武林洋行、日清公司等企业和海军集会所。

  从1927年开始,重庆民众就向政府请愿,向全国发通报,强烈要求收回王家沱日租界。1931年10月,王家沱日租界第一期租期30年届满,日本人在各方压力下撤离租界,乘船离开重庆。1931年10月24日,刘湘派军队接管王家沱日租界。1932年,经国民政府同意,日本领事及部分侨民以看守财产名义又回到王家沱。直至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件爆发,重庆军政当局于7月30日正式收回王家沱日租界,日本官员和侨民全部离去。

  四川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王家沱。光绪十五年(1889年),四川旅日商人卢干臣在清政府驻日公署黎庶昌协助下,将生产火柴的设备运回重庆。之后卢干臣集股5万两,在南岸王家沱开办了四川第一家火柴厂—森昌泰火柴厂。该厂雇工1200人(约占当时全国火柴业工人的35% ),用手工方式生产黄磷火柴(亦称硫黄火柴)。投产后,年产火柴12 600箱(每箱7200小盒,每盒70支),畅销四川各地及邻省。两年后,卢干臣又招工300多人,在大溪沟开办了森昌正火柴厂。

  11. 复兴街

  沿巷子下行至武警总医院,继续下行右侧即复兴街,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复兴街过去属日本租界,1937年“七•七”事变收回后,取民族复兴之意得名。陪都时期,中央警官学校、军政部第一纺织厂设于复兴街。

  ▲裕华纱厂旧址,窍角沱复兴街南滨路旁。

  重棉三厂前身是抗战时期内迁的汉口裕华纺织有限公司(简称裕华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21年,设于武昌汉口下河街,1922年3月正式投产。抗战爆发后,裕华公司西迁重庆,从1938年8月开始搬迁到1939年6月在重庆新厂投人生产,前后历时10个月。

  1938年10月25日武汉三镇沦陷后,长江水路异常拥挤繁忙,兵工署及各工厂的大量设备、物资先运至宜昌,再雇船去重庆。由于轮船紧张,裕华公司雇船困难,大量货物在宜昌滞留,11月20日又遭日机跟踪轰炸,堆积的500件棉纱起火,燃烧两三日方熄,损失非常严重。

  武汉失守后,宜昌成为随时可被日军攻击和占领的重要战略目标。当时堆积在宜昌码头的商用和军用物资及工厂搬迁的器材设备超过12万吨,还有上万吨油料及等待入川的军政官员、技术工人、大学师生和大量难民。在此危急时刻,西运的重担压在了四川著名企业家卢作孚创办的民生轮船公司肩上。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以超常规的方式和速度,不顾危险,不惜一切代价,日夜兼程,承担了抢运宜昌西运物资约90%的运输量。在民生轮船公司的拼力相助下,裕华公司3 000余吨货物先运至巴东、万县等地,再陆续转运重庆,历时半年左右才告结束。

  裕华公司在搬运设备物资之前,即在重庆选定新厂厂址。1938年,裕华公司在重庆南岸窍角沱沙草坡、柑子坝(今重棉三厂地址)购得土地280亩,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开展厂房建设,1939年6月即投人生产。新建立的工厂命名为“汉口裕华纺织公司渝厂”(简称裕华纱厂)。新厂将旧式传动设备废弃,全部改用电动装置,大大加强了生产能力。1940年8月,裕华纱厂两度遭日机轰炸,1941年8月第三次被炸,厂房、设备损失严重。工厂员工奋力抢救,用最短的时间将厂房和设备修复,又继续坚持生产。裕华纱厂时有职工2600人,其中女工2010人,男工410人,机械电气技工104人,管理职员85人。工厂开办了职工子弟校、职工医院、托儿所、图书室、职工俱乐部、浴室、理发室,还建立了自来水厂和职工宿舍。

  抗战时期,重庆内迁的大型纱厂有裕华纱厂、豫丰纱厂、沙市纱厂、申新纱厂4家。这4家纱厂改变了当时重庆棉纺织业的落后面貌,构成重庆机器棉纺织业的骨干力量,为战时军用和民用棉纱布料供应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8月,裕华纱厂与贵阳国营615纱厂、南岸织布厂、维昌纱厂、落棉加工厂(原国民党军需被服厂)合并,改为公私合营重庆裕华纺织厂。1954年1月1日,裕华纺织厂与汉口裕华纺织总公司脱钩。1970年改为重庆第三棉纺织厂,简称重棉三厂,是重庆市纺织工业局所属骨干企业,1985年有工人5528人(其中女工3 369人)。重棉三厂现己破产关闭。

  ▲重庆羽毛厂。

  1952年,在吉利洋行旧址建立重庆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羽毛厂(简称重庆羽毛厂),占地约12亩,该厂最初只能生产羽毛半成品。1974年新建分毛车间,1975年修建职工宿舍,1980年从生产半成品发展到生产羽绒制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重庆羽毛厂的黄金时期。当时在同行业中,重庆羽毛厂的产品质量位居前列,羽绒制品远销日本、苏联和欧美国家。21世纪初,重庆羽毛厂破产关闭。

  12. 谦泰巷(现谦泰路)

  复兴街左侧为谦泰路,沿路下行至南滨路,左侧为法国水师兵营,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民国初,此巷有余、尹二商人合伙开设“谦泰恒”货栈,故此得名。1972年将王家沱并入,统称谦泰巷。谦泰巷是连接弹子石正街和王家沱的主要通道,巷里过去不乏有钱人家的深宅大院。

  ▲王家大院旧址,谦泰巷18号。

  清末民初建筑,八字形朝门,周边有青砖高墙,内为四合院落。此房为富商王信文儿子王慎之所建,也称王家上院。王家上院于20世纪90年代被拆除后修建了4栋砖房,作为重庆港务局职工宿舍,老宅院现仅存八字朝门和一壁青砖老墙。

  ▲重庆肠衣厂,谦泰巷40号。

  重庆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肠衣厂,简称重庆肠衣厂。工厂原来在下浩觉林寺,1956年公私合营,将私营“和大肠衣厂”并人该厂,1957年迁谦泰巷40号。民国时期,弹子石是肠衣加工业集中地,当时肠衣加工主要由外国洋行和诸多私人企业经营。1952年重庆市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在下浩觉林寺建立国营肠衣厂,招收部分在洋行或私人企业工作过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作为骨干,并为新职工举办“肠衣业务技术训练班”。重庆肠衣厂成立后,逐步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国营肠衣企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重庆肠衣厂出口量占四川出口总量的40%以上,产品畅销西德、法国、日本、美国及东欧等几十个国家,每年为国家创造400多万美元外汇。21世纪初,重庆肠衣厂破产关闭。

  ▲法国水师兵营,谦泰巷142号。

  1900年,休斯特•南希驾驶“奥利号”舰艇从法国出发,1901年来到长江上,对长江上游进行了系统的考察,1902年到达了康定。在重庆南岸,他们选择了一块能控制江面的小高地修建兵营。由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杜梅尔捐款10万法郎,法国远东舰队司令波特尔指派“奥利号”舰长休斯特•南希具体负责建造。法国水师兵营于1902年动工修建,至1903年建成。水师兵营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是一栋带内庭和回廊的合院式建筑。主体建筑高两层,中西结合式风格,拱形回廊,临江面条石基础高达七八米,大门为中式三重檐仿古牌楼式建筑。

  法国水师兵营的任务是保护法国在渝商人和侨民,维护法国在川东的利益,担负长江航道水上警务任务。该建筑一度曾作为法国海事大楼使用,抗战时期,法国领事馆曾在该楼内临时办公。水师兵营里保留有一块石碑,上面阴刻:“故舰长武荡纪念,西历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三吉旦。”

  13. 红星村

  沿南滨路东行,至猫背沱,对应内侧即红星村区域,现整个片区已拆迁。

  ▲红星村崖墓,红星村王家堡。

  ▲花朝门崖墓群,红星村花朝门社。

  ▲苏家湾葬墓,红星村花朝门社。

  14. 大佛寺

  沿南滨路继续东行,至大佛寺大桥,旁即大佛寺。

  ▲弹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大佛段集翠村1号。

  明玉珍攻占重庆,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称帝,建大夏国,年号“天统”,立国时授部将邹兴大司徒之职,天统三年改为中书省平章。邹兴奉明玉珍之命,在弹子石凿造的弥勒佛像。

  弹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是长江三峡库区唯一的元代摩崖造像,是长江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是我国唯一可确认由农民起义军政权凿刻的石刻造像。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数一帜,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网站备案:渝ICP备16000926号-1  联系电话:023-86555782 86561505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0210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Powered by Copyright © 2015-2016 重庆恋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